氨氮去除剂是污水处理中专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药剂及生物经济总称,以下是对氨氮去除剂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用途
氨氮去除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农业用肥、工业废水等人类活动。由于氨氮会对植物和动物造成毒害,因此去除水中的氨氮是解决水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氨氮去除剂适用于中低浓度的电镀、线路板、印染、制药、皮革等各类工业废水氨氮超标的处理。
二、主要成分与类型
氨氮去除剂的主要成分是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工作原理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化学去除剂:
- 氧化剂: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主要利用氧化反应来降解氨氮。
- 混凝剂: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氨氮溶解在水中后凝结并随沉淀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 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铬、磷酸钙等,利用吸附作用去除氨氮。
-
生物去除剂:
- 利用生物反应去除氨氮,包括氧化还原法、分解法、生物吸附法等。氧化还原法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将氨氮进行氧化或还原转化;分解法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微生物将氨氮分解成比较安全的物质;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细菌的吸附作用,将氨氮从水体中吸附出来。
- 常见的生物剂有污水处理植物、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生物滤池等。
-
物理去除剂:
- 利用物理方法来去除氨氮,如离子交换、沉淀法、膜法等。
三、工作原理
氨氮去除剂的工作原理多样且高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吸附作用:通过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基团,氨氮去除剂能够吸附并固定水体中的氨氮,从而将其从水中去除。但这种方式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且去除剂本身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受损。
- 絮凝沉淀:氨氮去除剂能够与水中的氨氮形成絮体沉淀,通过沉淀作用将氨氮从水体中分离出来。这些药剂中的成分可以吸附氨氮并聚集在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达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 离子交换:氨氮去除剂含有能够与氨氮离子进行交换的离子基团,通过离子交换,将水中的氨氮离子固定在药剂上,进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四、使用特点
- 反应时间快:氨氮去除剂反应时间通常在5分钟左右就能反应完全,将氨氮值降下来。
- 去除率高:去除率高达96%以上。
- 用量少:去除效力大,合适的投加量建议通过实验确定并在使用中进行调整。
- 环保无毒:氨氮去除剂投加后不会产生沉淀物,分解物也不会重新结合,且没有二次污染。
五、注意事项
- 在使用氨氮去除剂时,应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投加量。
- 不同类型的氨氮去除剂可能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氨氮去除剂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种类繁多、工作原理多样且高效。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投加量,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