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钙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去除磷酸根
- 作用原理:在污水里,氯化钙能够与磷酸根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钙沉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aCl_{2}+2PO_{4}^{3 -}=Ca_{3}(PO_{4})_{2}\downarrow + 6Cl^{-}。通过这种沉淀反应,就可以把污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去除。
- 实际应用场景:在一些工业废水处理中,像化工、化肥生产等行业的废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根。使用氯化钙进行处理,能有效降低磷酸根含量,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降低水的硬度
- 作用原理:污水中存在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物质会使水具有一定硬度。氯化钙中的钙离子可以与水中的碳酸根、碳酸氢根等阴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等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例如,氯化钙与碳酸氢根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aCl_{2}+2HCO_{3}^{-}=CaCO_{3}\downarrow + CO_{2}\uparrow + H_{2}O + 2Cl^{-}。
- 实际应用场景:在一些对水质硬度要求较高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纺织、印染等行业,若使用硬度过高的水,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通过添加氯化钙降低污水硬度,能为后续的生产用水提供更好的条件。
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 作用原理:氯化钙可以中和污泥颗粒表面的电荷,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容易分离出来。同时,它还能促进污泥颗粒的凝聚,形成更大的絮体,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效率。
- 实际应用场景: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环节,当需要对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加入氯化钙可以提高污泥脱水设备的处理效果,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的运输和处置。
调节废水的 pH 值
- 作用原理:氯化钙的水溶液呈微碱性,当污水的酸性较强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酸性物质,起到调节废水 pH 值的作用。
- 实际应用场景:在一些酸洗废水、电镀废水等酸性较强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可以利用氯化钙来初步调节废水的 pH 值,为后续的处理工艺创造适宜的条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钙调节 pH 值的能力相对有限,对于酸性很强的废水,可能还需要配合其他碱性物质一起使用。
作为絮凝剂的助剂
- 作用原理:在污水处理中,絮凝剂能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以便沉淀去除。氯化钙可以增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它能降低颗粒表面的电荷,使颗粒更容易相互碰撞和聚集,与絮凝剂协同作用,提高对污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等的去除效率。
- 实际应用场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以及一些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同时使用絮凝剂和氯化钙,以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